作者:犬君拌汪酱
链接: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475286708/answer/2907708543
来源:知乎
著作权归作者所有。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因为这就是牛蛙在进入超市前的生活环境,它们已经习惯了。
牛蛙这个物种就天然适合高密度环境,在野外牛蛙的栖息地,经常能看到高密度的野生牛蛙种群,密密麻麻一大片。而养殖牛蛙,更是为了利润进一步压缩了牛蛙的生活区域。
这是牛蛙养殖场的照片,可以看到板子上密密麻麻的蛙山蛙海。这其实还算是正规牛蛙养殖场的照片了,在一些私人的小型牛蛙养殖场里,牛蛙的养殖密度甚至可以达到200—300只/平方米。这是什么概念呢?要知道,根据具体品种不同,牛蛙个体的大小在7~18厘米左右,不夸张地说,在这类养殖场,牛蛙的养殖密度已经不再是局限于一个平面,而是立体的层层堆叠。
但养殖环境毕竟不同于自然环境,没有完善的生态系统用以自然循环,而且多为静态水域,水体自净能力差,还没有天敌,牛蛙更缺乏运动,而排泄物却更多。你可以想象这么一个场景:堆在上层的牛蛙正在排便,下层的牛蛙却在进食,当牛蛙想要动弹一下,往往因为空间的局促而动弹不得。
这就是养殖牛蛙的生活环境,所以超市里的环境可以说是相对不错了,但牛蛙已经在天性和后天的养殖环境中养成了不怎么动弹的习惯。
说实话,在几年前,作为生态狗,我经常劝身边朋友少吃牛蛙,原因很简单,作为一种养殖密度很大的水产,在养殖过程中,各类抗生素的滥用让牛蛙的肉一直处于一个不那么安全的程度里。
国内的牛蛙养殖场,规模有小有大,其中尤其以私人/小型的养殖场问题多也严重
小型养殖场的养殖技术粗犷、不规范,缺乏严格的标准,也基本没有成熟的配套设施
这些养殖场往往小而散,无法规模化养殖,政府监管也有限,就像我前面说的,静态水域加上高密度的牛蛙,以及牛蛙本身就不差的排泄能力,污染问题很严重,其中更有甚者,养殖水域连污水治理设备都没有,如果放任牛蛙自然生长,牛蛙很容易患肠胃疾病,以及皮肤感染。而一旦污水中富营养化严重,大量藻类滋生,又因为缺氧死亡,水体将会进一步恶化,臭不可闻的水里,几乎就是病原体的天下。
私人牛蛙养殖场的污染实景 而此时牛蛙中一旦有患病,高密度的养殖环境又让传染有了基础,很容易发生团灭的情景。这个时候,超标的抗生素就出手了。
主要问题还是集中在私人的小型养殖场。本身养殖环境不行,再加上养殖技术不行,不少小型养殖主也不确定抗生素、药物应该用多少,就以“只要用不死,就往死里用”的心态,疯狂滥用抗生素与其它药物,毕竟只要保证牛蛙能活着出栏就行。
但对于牛蛙和消费者来说,就倒大霉了。牛蛙从出生到上餐桌,没蹦达过几下,蛙命全靠抗生素吊着;而消费者开开心心去餐厅,点一盘牛蛙,殊不知吃下的其实是牛蛙肉拌抗生素。
有人吃完了头晕,有人吃完了腹泻,更重要的是,抗生素残留在人体内是会持续对人体不利的。
这几年很多网红牛蛙店都被检测出抗生素超标,多集中在“恩诺沙星”这种用在氟喹诺酮类动物的广谱杀菌药,恩诺沙星一来便宜,二来广谱,但人体摄入残留恩诺沙星过量的产品,可能会产生胃肠道不适、头痛、头晕等问题,并对这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。
一般来说,牛蛙中的恩诺沙星残留限量是为100μg/kg,但上面那些网红牛蛙店,有些被查出的牛蛙中恩诺沙星残留量能超标14倍之多。
不过说起来,虽然我以前劝身边朋友少吃牛蛙,但其实我也吃牛蛙,毕竟鲜嫩肉多的牛蛙配上香辣口简直就是人间一绝,所以有时候也会偶尔满足一下自己的口舌之欲。
这几年让我欣喜的是,咱们国内的人在吃上的那股认真劲儿终于卷到了牛蛙这边。你看,野生牛蛙肯定是没有抗生素的问题的,养殖环境才有,那么就说明不是牛蛙这种水产的肉天然有问题。既然是后天而且人为的问题,那么就从后天养殖环境和养殖流程上来解决。
牛蛙的市场规模800亿元,算是比较大的一个市场了,也有不少牛蛙养殖企业已经开始探索“无抗牛蛙”的方向探索了。
其实养殖方只要接受了现代机械化以及科学管理化并不算难。一是相应配套设备,能够对水质进行控制;二是合理降低牛蛙养殖密度,控制在80只/平方米;三则是做到幼苗、水源、饲料等闭环。
通过这三个手段,养殖牛蛙甚至可以少用甚至不使用抗生素。
牛蛙的无抗养殖,在养殖成本上其实是要高上30%的。但其实养殖环节中的30%的差额,甚至都不用涨价,仅需通过市场接受来扩大卖出份额,就可以轻松抹平成本的增长。
所以,养殖牛蛙的规模化、规范化、流程化、产业化都是板上钉钉的发展趋势。
目前政府监管正在逐步跟进,养殖技术也在逐步提升,现在其实就没必要谈蛙色变了,市面上有很多安全可控的无抗牛蛙,都可以放心吃。
就酱
©犬君拌汪酱 陶渊明战损版小说生态狗